城市有序生长,“更新”是绕不开的话题。
2021年青岛“两会”上,“历史城区保护更新”“港城联动”“老城复兴”被写进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为青岛城市更新列出了年度目标。之于全市,城市更新关乎青岛存量空间的高质量发展,关乎新兴业态的升级换代;之于市北,城市更新则是其突围的唯一路径。
“市北区是青岛市历史城区保护更新的主战场。站在新起点,我们要进一步提高站位、开阔视野,将历史城区保护更新作为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的重点工程实施推动,全力培育新型产业发展体系,强化城市有机更新与港产城融合,为历史城区保护更新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蹚出一条新路子。”市北区委书记张新竹说。
新启动项目10万平方米,2022年全面完成保护修缮
保护性修缮是历史城区保护更新的第一步。
青岛市历史城区保护规划面积28平方公里,共13个历史文化街区,市北区占据半壁江山——包括四方路(部分)、馆陶路、上海路—武定路、无棣路(部分)、黄台路、信号山(部分)6大街区,保护规划面积14平方公里,整体征收面积约40万平方米,区域内文保建筑、风貌保护建筑约 26 万平方米。
在市北区历史城区保护更新进展及推进计划图上,这近26万平方米的修缮工程被绿色、黄色、蓝色、紫色的条块分割,标注着工程进度计划。记者了解到,2021年,市北区将全面展开四方路、馆陶路和上海路-武定路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修缮和更新改造,新启动保护修缮项目10万平方米,年底完成7万平方米;2022年在6个历史文化街区启动剩余5万平方米建筑的保护修缮,年底完成10.1万平方米,全面完成历史城区的保护修缮。
“上海路-武定路历史文化街区主要是刘子山别墅群,南以上海路为界,北至宁波路,东临武定路,西至上海支路,共有19栋别墅。目前,已有7栋别墅的修缮方案通过专家评审。”建投集团城市更新公司总经理徐坤告诉记者,根据修缮方案,这19栋别墅将打破原有“一院一围墙”的相对独立的空间布局,以“大公园”的形象重新亮相。改造完成后,这里将被作为RCEP国际代表处,成为各国之间贸易和交流的大本营。
修缮百年历史的老建筑,并非易事。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同时也需要绣花功夫。“项目动工之前,城市更新团队要对建筑史料进行整理,定期组织建筑、文史和规划专家召开评审会,依据风貌建筑的保护级别,反复论证研究规划设计方案。”历史城区项目招商运营工作人员亓铭介绍。
“屋顶要使用三防处理松木,铺设保温层、防水层;清水墙修复要重新勾缝;木廊柱使用木蜡处理,露出木纹……”历史城区前期工程“新样板”的作用已经显现。徐坤告诉记者,除了这些具象的修缮方法外,市北区还摸索形成了《档案管理制度》《建筑保护分类专家评审制度》《修缮方案专家评审制度》《方案审批和报告制度》《建筑施工专家评议咨询制度》等五项制度在内的历史城区建筑保护更新流程。
“改造+招商”并进,每条街区都有鲜明的产业定位
更新是全方位的,核心是产业的迭代与升级。
2020年年底,以青岛国际邮轮港区为核心,市北区提出建设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与邮轮港区仅一街之隔的历史城区,被定义为“RCEP产业先行承载区”。
青岛工业设计创新中心入驻广兴里,春光里创投生态综合体、洪泰山海会、新金融产业园等相继落户馆陶路新金融街,世茂喜达高端酒店正在施工……如今,围绕新航运、新贸易、新金融三大产业,历史城区已经强势聚集起一批分量十足的项目。
广兴里是老城复兴的第一站。“新产业赋能老城复兴”,这是广兴里开园时的宣传主题,也是市北区老城复兴的内在逻辑。
记者了解到,为了加速老城产业复兴,市北区确定了“改造+招商”并进的模式,在进行建筑修缮的同时,结合各街区现状条件、历史文脉、港城产协同融合等因素,瞄准新航运、新贸易、新金融等多个产业方向,点穴式引入重点产业项目,赋能老城高质量发展。如,四方路街区将以工业设计创新、文化创意等总部经济为主,南片打造RCEP工业设计街区,北片打造RCEP青年文化街区,建设RCEP及上合国际青年街区;上世纪30年代有着青岛“华尔街”美誉的馆陶路,将着力打造RCEP金融街区;利用上海路-武定路街区庭院别墅打造RCEP国际商务街区;三江路以RCEP成员国文化交流展示为载体,打造RCEP文创展示街区;黄台路-无棣路街区将充分利用教育资源集聚优势,吸引RCEP成员国特色教育企业入驻,打造RCEP特色教育及产业拓展街区……
“历史城区的发展重在人气儿。只有把高端人群、年轻人群集中起来,才能带动周边旅游、餐饮等消费,从而让历史建筑真正活起来。”市北区历史城区管委会主任袁涛说。其实,从历史城区所划定的产业方向来说,主要聚集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它所指向的不仅仅是业态的“新”,其从业人员也被烙上了“年轻”的印记,为老城复兴注入新鲜的血液。
“我们要为园区布局新金融科技生态导入新业态,打造吸引年轻人集聚的、创新创业创意创投新地标。”青岛唯一一支十亿元规模的青岛融汇新金融专项发展母基金入驻新金融产业园,其管理运作方青岛国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董锡洁告诉记者,馆陶路新金融街以历史城区为腹地,与国际邮轮港区仅一路之隔,未来这两大区域的发展都将和其产生耦合效应,聚焦“港产城”形成产业增力。
加码未来生活形态,让城市更优雅地生长
美国学者爱德华·格莱泽在《城市的胜利》中提到,“城市的主角是居民,不是建筑”。如何通过更新,让城市变得更加人文主义,让城市更优雅地生长?这或许是当下各大城市面对城市更新课题要思考的第一题。
海泊路上,一帮少年正在选景,创作抖音视频;一对情侣弯腰细看镶嵌在路面的“里院故事”浮雕,分享获得新知识的惊喜;青岛大姨们结伴而行,回忆往日时光……历史城区保护更新的序幕刚拉开,正在复兴的老城却已成为网红打卡地。
事实证明,城市更新就像是城市建设中的超级“变更”,它已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技术问题,其展示方式也不仅仅是单纯的界面冲击,而是向注重民生、提高品质转变。这也是市北区历史城区的更新路径——
据介绍,今年,市北区历史城区将启动“美丽街区”三期工程,对四方路和上海路-武定路历史文化街区共14条道路进行改造提升,年底前计划完成8条,主要包括地下管线更新扩容、电力线下地、城市家居、街头绿地改造等内容。
港城联动、老城复兴,补齐公共服务设施是关键。“由于历史原因及规划条件限制,历史城区内的街区道路路网密集尺度小,内部交通人车混行、停车难、停车乱等问题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交通出行。”袁涛告诉记者,经测算,四方路、馆陶路、上海路片区三个核心街区需停车位4404个,而现有停车泊位数2400个,车位数量远远无法满足完成修缮后的历史城区产业运营需要。
结合中山路规划提升改造方案要求,市北区规划建设1009个停车位,将与中山路步行街改造、隧道交通、地铁建设、街区微公交等项目一起,搭建历史城区交通网络。其中,李村路停车场规划建设451个车位;聊城路停车场规划建设400个车位;上海支路停车场规划建设54个车位;莱州路停车场规划建设104个车位。目前,莱州路停车场已建成投入使用;李村路和上海支路停车场开始建设;聊城路停车场计划上半年开工。
空间场所是文化表达与呈现的重要载体,是资源共享的最佳平台。在四方路和上海路片区两个核心街区,市北区规划建设3个配套广场,分别为四方路街区的博山路广场和易州路广场,上海路-武定路街区的上海路广场,预计都将于今年5月份开工建设。
“建筑可阅读、街区能漫步、城市有温度、宜居又宜业”,这是市北区推进风貌建筑保护修缮和街区基础设施完善的愿景。据介绍,除了对风貌建筑进行修缮,建设停车场、街区广场、口袋公园等城市微更新工程,优化历史城区界面,提升城市魅力外,市北区还将对筒子楼等棚改资产进行活化利用,建设一批青年公寓和精品酒店,给创业创新人才及社区居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