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重力设计:红点团队操刀!从0到1打造AI硬件新物种,零重力重构用户体验
时间:2025-09-13 来源:零重力设计

图片


当AI不再只是手机里软件,

而是实实在在的产品,

你会用它吗?

而不是打开手机软件。


2023 年,当 AI 技术正加速向各行业渗透时,一款 “无先例可循” 的 AI 一体机开发项目正式启动。彼时,市场上尚未出现成熟的 “AI 技术硬件化” 产品,如何将AI的能力转化为可落地、有商业价值的硬件终端,成为零重力设计面临的核心挑战。零重力设计将分享这一前沿项目的全案开发历程,从需求挖掘到落地交付,拆解无参考目标下的创新实践路径。



图片





以用户为核心的设计哲学:

“无感设计”


在本次合作中,零重力设计不是在“后期美化”产品,而是在项目初期就介入:产品语义的定义,AI产品应该长什么样?AI产品的应用场景是那些?AI产品的交互方式是怎样的?



我们思考的是:

1.你为什么用它,为什么想用它?而不是使用手机APP?

2.设备用于日常记录,那么怎么降低设备对别人产生的拘束感?畏惧 ?尴尬 ?



这不仅仅是产品的视觉外观设计,更是突破 “功能堆砌” 的传统路径,将 “用户隐形需求挖掘”纳入设计范畴。设计师不再局限于外观塑造,而是深入生活场景,拆解用户记录行为的思考。



图片





零重力设计的解决策略:

“不是让用户去学习产品,而是让产品去适应用户,科技真正服务于人,而非制造门槛。”



在智能硬件泛滥的当下,真正有设计温度的产品,总能突破功能堆砌的桎梏,回归 “为人服务” 的本质。当用户单手空闲、注意力难以分散,或是面对转瞬即逝的时刻,必须以最快、最便捷的盲操设计,让用户在 0.5 秒内精准感知 “该按哪里”。



图片



·简约不简单(形态):


乍看之下,“ReAI"只是随身的一枚的小设备。但它的形态、工艺、色彩、材质,背后是关于用户体验、操作效率、使用欲望的综合判断。


·为什么是六边形?仿蜂窝结构,对应 AI 神经元网络多节点连接,借几何形态,象征设备的科技感、专业、可靠。(通过视觉语言传递产品的科技感)

·为什么是单一简约的色彩?因为纯色更容易去搭配,不跳脱,没有特定风格属性,利于百搭。(规避特异性设计、风格过于突出式)

·为什么状态灯这么小?满足功能的前提下,把对旁人的打扰降到最低。

·为什么......



当然每个方案的确定都是零重力设计师们不断地思考,绘制草图,再经过内部完善的评审机制所优选出来的。



图片



·交互简化:


单按键设计,摒弃繁杂操作,无需学习复杂指令,轻按即可唤起 Ai;抬手瞬间就能完成记录启动。通过简化交互、精准响应,让用户在特定场景下无需分心操作,专注于目标本身。


图片

瞬息的操作能帮用户即时捕捉每一个关键瞬间与信息,比起启动步骤较多的手机软件,更能及时记录每个信息。


图片


让操作顺理成章,弱化设计的 “存在感”,减少用户的操作负担与认知成本,让用户能专注于目标本身,最终形成 “自然、流畅、无需刻意适应”。


图片

磁吸充电底座,让充电从‘需要特意操作的步骤’,变为‘自然发生的动作’”。


图片


用户在结束一天的工作、生活时随手将一体机往底座上一放即可完成充电的操作,随型的底座无需刻意对准,一体机会通过底座内壁与磁体自动对准充电触点。



·体积控制:


“用户愿不愿意带、能不能轻松用”——“小巧精简、便于携带” 正是通过弱化 “物理存在的负担”让产品能 “自然融入用户的生活”:用户不用为它特意规划、不用为它额外费力、不用为它调整习惯,需要时随手可得,用完后随手收纳,甚至会忘记 “自己带了它”只记得 “它帮自己轻松解决了问题”。


图片


当产品不再让用户感受到 “物理存在” 的束缚,用户的注意力会完全聚焦在 “问题被解决” 的价值上,这种 “无感化体验” 能极大提升产品的接受度和依赖度。


图片



·佩戴多样:


与无感设计的深层契合:从 “被动接受” 到 “主动适配”,传统单一佩戴方式的产品,本质是 “让用户被动接受固定形态”,而多元佩戴设计则是 “产品主动适配用户”。

图片

1.磁性挂配,拿取自由方便, “灵活吸附” 。

图片


图片


2.软胶套夹,轻便随意,让产品既能 “轻松携带”,又能 “随时可用”,实现 “无负担融入用户生活”。

图片



3.腕带式 “时刻在侧,无需寻找”。

图片





“验证” 和 “优化”



开发初期挑战:“硬件从零到一的破局实践”


作为全程零重力设计主导的全案开发项目,因客户为IT公司,因此以功能定义为导向匹配电子硬件、搭建首台功能样机成为启动阶段的核心任务。


在2023年市场上尚无同类 AI 便携硬件产品可参考,加之 AI 概念在民用硬件领域的普及度有限,行业对这类创新产品的市场前景普遍持观望态度。多数硬件厂商因项目未知性高、缺乏成熟参照案例,不愿投入资源参与开发。


零重力团队依托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实现关键突破:通过整合核心元器件选型、联动深度合作的硬件厂商,精准匹配 “体积小巧、AI 算力适配、场景化交互” 的功能需求,最终高效完成首台功能样机的硬件搭建,为后续开发筑牢基础。


图片


·外观手板验证:


通过 3D 打印实现 “快速物理化验证”,再以 “实际握持体验” 作为核心优化依据,让设计方案更贴合用户的生理习惯与使用感受。


图片

通过打印多版设计方案

(不同尺寸的机身、不同弧度的握持面、不同按键位置的原型)


图片

择优选择出形态适配大多数用户的手掌曲线,

大小与厚度比更为合适的方案进一步优化。


图片

验证佩戴方式,进行深入优化。




·样机组装测试:


测试的本质是 “提前试错”,需围绕 “硬件可行性、功能完整性、体验适配性” 三大维度,将方案中的潜在问题转化为可感知、可解决的具体问题,规避量产风险。


图片



在测试阶段,因ABS材料特性(需保证轻量化)导致的指示灯亮起时 “周围壳体透光” 的问题,影响用户体验,多余的透光会造成视觉干扰,分散的光线会弱化指示灯 “状态提示” 的核心功能,破坏产品整体的简洁视觉感。为此,我们通过 “内壁喷涂” 工艺,从根源上解决透光问题。


图片


通过不断地测试调整按键的结构,增加按键的稳定性。


图片



·表面效果与配色:


进行不同表面效果的测试。

图片
图片


“验证” 和 “优化”本质是产品设计中的 “快速迭代闭环”—— 用最低成本、最高效率的方式,让设计方案从 “纸上谈兵” 落地为 “贴合用户真实需求” 的可行方案,尤其适合便携类、手持类产品的形态与交互优化,最终确保成品能实现 “落地性,以用户为主” 的核心目标。

图片
图片




结语:

以设计让技术贴合人,

而非仅做美化。


设计的本质:设计从不是表面的美化,而是对用户需求的深度解码、对场景逻辑的精准响应,更是对商业与体验的平衡艺术。


用理性思考赋予产品温度,搭建起技术、用户与市场的桥梁,让产品不止于功能载体,更成为与生活共生的自然存在。





——关于零重力——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深圳市零重力设计有限公司我们是一家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创新和前瞻性设计解决方案的咨询机构。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全面且更深度的服务而努力!


服务包含:|产品策略|产品设计|结构设计|供应链管理|品牌策略|品牌设计|包装设计|视频制作|




让零重力设计与你一同探索未知的视界,



解锁创新的边界!




图片



零重力设计2018年成立于深圳前海。我们已经成长为中国领先的设计咨询机构,是获得代表国际工业设计最高成就——“红点至尊奖”的中国企业。我们是以知识管理为依托,在专业设备、医疗、消费电子、家用电器、通讯设备等领域,为世界五百强等一大批优质客户提供高品质、高竞争力的设计服务。




SERVICE

主要服务内容


产品策略|产品设计|结构设计|供应链管理

品牌策略|品牌设计|视频制作|包装设计




FIND US

找到我们


深圳市南山区前海卓越壹号B座410室




CONTACT US

联系我们


CHEN TAIWEI     176 0303 3676

SHI CHUNLEI      176 0761 5290




图片



微信公众号



图片



商务微信



图片